嫩江市中小学校“红色引擎” 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结硕果

2023-03-13

嫩江市中小学校“红色引擎”

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结硕果

  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市关工委紧扣时代主题,以“红色引擎”为新载体,组织中小学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022年3月初以来,全市中小学通过“喜迎二十大,培育时代新人”活动与常规教学工作、学生德育培养和师风师德建设相结合,开展了校园、班级红色文化建设。嫩江市第一、第二、第三中学、九三小学、大西江小学精心构思,巧妙布置,在各楼层布置了红色文化长廊和红色宣传橱窗,添加了各具特色的红色符号,构筑了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作品来自各班学生精心制作的红色手抄报、红色漫画等,作品渗透着师生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示着师生们对党百年历史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铁东学校开设了“红色文化”课程,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诵读红色经典诗词,分享读后感,鼓励学生用绘画和书法等形式抒发爱国情怀。第一中学、第四小学分别建立了学校--红色校史馆,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接受学校红色历史教育和熏陶

独特的校史文化,隐含着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伊拉哈中学、新胜、白云、多宝山、双山、黑宝山、七星泡中学等学校采用多形式将红色教育与学生德育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等时间段进行德育教育实践,开展红色歌曲教唱、学唱、传唱活动;红色故事演讲、红色书籍传看等。此外,各学校还组织师生共同观看《时代红色革命》《开国大典》系列纪录片,将红色精神植入师生心中。嫩江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三中学、九三中学等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讲。聘请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定期到学校讲《刑场上的婚礼》《李大钊》《江姐》等红色革命人物故事将先辈们的革命情怀传承学生学生也必将在红色精神的下茁壮成长,将红色火种永续传承。墨尔根小学和社区联手开展地方红色教育,学校关工小组分批组织学生到嫩江博物馆、嫩江烈士陵园,开展重温入队誓词、清明祭扫等活动,通过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追寻先驱足迹,激励和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激活红色引擎、用好红色宝典,找准红色育人支撑伊拉哈中心小学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展示了学生特长、传递了红色文化信息,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随意走进每一间教室,代表班级形象、班级红色精神的班名(例如:雷锋班、雨来班等)班级红色名片、班级红色宣言、班主任红色寄语,如一幅幅异彩纷呈的画卷呈现在眼前,让班级文化奋进而温馨,诠释了每个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决心和信心,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独有性和艺术性。每年“学雷锋月”,多宝山、双山、长福、临江、嫩北等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雷锋日记》,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等红色歌曲。各班分别举办了学雷锋“告别缺点,发掘优点”的主题讨论会,在校园大兴学雷锋做好事、学榜样当先锋等活动,引导师生向雷锋一样红心永远向党,让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根脉得到有效传承和滋养。同时,他们还举办了“雷精神伴我成长”主题黑板报比赛和“学习雷锋精神”红色手抄报比赛,学雷锋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个师生,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师生心里,赋能每个师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中

让墙壁说话,让文化感人,让红色入心。经过全市中小学校精心培育,红色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着红色之魂、红色根脉红色烙印。红色校园文化不仅为各学校增添了一道对外宣传的靓丽风景,而且充分发挥了红色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展现了学校“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黑龙江嫩江市关工委 信大林   高继飞

2023.03.10



分享